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
【考点评述】
●考情分析
1.从在高考中所占的地位来看,本专题一直是长效热点专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013年本专题考查的密度很大,所有的高考试卷都有所涉及,全国新课标卷围绕本部分内容命题高达三十分、浙江卷则有四十分之多,创历史新高。2014年高考命题继承了以往的惯性,在本专题命题依旧密集,充分说明了本专题的重要性。
2.从知识点看,考查比较均衡,专题中各重要考点都有所涉及。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特点和成就,江南开发、土地赋役制度等内容均是高考命题点。但近几年高考命题一直向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倾斜,2014年高考也在这一章节命题最多。
3.从题型上看,以往多以选择题为主,且选择题命题形式灵活,注重文字史料或图片为依托,设置新情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13年非选择题较往年有所增加,且多与政治及文化史内容综合考查、注重中西比较。2014年的非选择题更是大幅增加,呈现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并重的态势。例如: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大纲卷、广东文综、四川文综、天津文综、北京文综、浙江文综、安徽文综、海南单科等都有非选择题出现,天津文综在本专题考查高达三十二分,成为全国之最。
●品味经典
1.(2014·海南单科·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点评:本题是一道分析判断型选择题,考查了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和唐代商品经济发展(丝绸之路),有一定难度。本题的关键点要理解分析好材料,与所给的选项对应,分析理解一定全面、深入,否则就会失之片面,丢掉分数。
分析:“胡锦”输入唐朝,不可能改变唐代的社会生活,故A项错误;“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说明唐朝手工业技术提高而不是衰落,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中外纺织技术对比的信息,故C项错误;“‘波斯锦’等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故D项正确。
2.(2014·江苏单科·2)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分析:这是一道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唐代“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本题的难度不高,需要读通材料,根据材料含意,即可作出正确的判断。
点评:对于市的建置制度,唐朝前期不准设市,后期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中县户满三千以上),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制度做了相应的调整,故A项正确;从题中“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可知县不满三千户不许设市官,而不是不许设市,故B项错误;官府对于市的监督相对宽松要到宋朝以后,故C项错误;“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可知除了依据户口设市外,也可以通过市场交易的繁荣程度来设市,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