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 60分)
1、小农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铁农具和农耕的推广 B. 奴隶集体劳动效率低下
C. 阶级矛盾的激化 D. 地主阶级的大力推动
2、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下方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 )
A、男耕女织
B、铁犁牛耕
C、集体劳作
D、刀耕火种
3、一个水利工程造就了“天府之国”,它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漕渠 D、白渠
4、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越来越多的农民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它是封建社会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下列对土地兼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必然产物
B、是封建经济衰退的表现
C、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D、导致了严重的统治危机
5、“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状态是( )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6、唐朝诗人孟郊在《织妇辞》中曾有“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的诗句,而韦应物的《杂体五首》中有“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的句子。对比这两句诗,可看出( )
A.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 B.丝织品为织者自己所用
C.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欧洲地区 D.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
7、《江宁府志》记载: “机户不得逾百张, 张纳税当五十金, 织造批准造册, 给文凭然后敢织。 ”由此判断, 一下说法不准确是( )
A、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统治者严格限制手工工场发展
C、工场主承受巨大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