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代著名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二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2、下列古代思想与农耕经济相适应的有①“忠臣之事君,尤孝子之事父也” ②“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③“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④“富贵不返乡,如锦衣夜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某学者指出:在中国宗法专制社会晚期,即赵宋以降,已发生城市革命和社会及政治世俗化的转变。其中城市革命的含义是
A 城市功能的变化 B 商政策的松动 C抑商品经济的发展 D文化下移的趋势
4、《东 京梦华录》记载:“于高处砖砌望火楼,上有人瞭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
人,及有救火家事,谓如大小桶、洒子、麻搭、斧锯、梯子、火叉、大索、铁猫儿之类。每
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
这反映出
A.东汉休养生息,百姓减负 B.北宋城市发展,重视消防
C.宋朝冗兵冗费,劳民伤财 D.南宋军民混居,市场繁荣
5、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