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该农具是
A.耧车 B.耦犁 C.曲辕犁 D.翻车
2、就“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这一主题,某班学生 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形成了以下四组认识,其中哪一组认识将得到大家的赞同?
A.汉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唐代越窑的白瓷名扬天下
C.宋代首创釉下彩绘工艺 D.清代康熙时期发明粉彩瓷器工艺
3、明朝万历年间《嘉定县志》记载:“(嘉定布)商贾贩鬻,近自杭、翕、清、济,远至蓟、辽、山、陕。”嘉靖《江西省大志》记载:“(江西景德镇瓷器)自燕而北,南交趾,东际海,西被蜀,无所不至。”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 B.景德镇制瓷业开始兴起
C.嘉定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D.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形成
4、“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
A.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B.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