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下列各家思想最能体现这种意识的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3、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
①喜欢画年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④喜欢听京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论述属于毛泽东思想中的( )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C.新民主主义理论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