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争国本”是明万历年问围绕皇位继承问题皇帝与大臣展开的争论:万历皇帝想废长立幼,却遭到群臣反对,经过近20年的争论,最终以皇帝的妥协而告终。此事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皇帝违反了(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内阁制
2.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
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度
3.《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起源的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上述解释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周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B.周礼是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力工具
C.诸侯争霸是宋亡国的主要原因
D.反映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4.嬴政统一全国后,改革制度,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并在重要物品上铭刻诏令。右图为刻有诏文的“权”,显示了( )
A. 嬴政功盖三皇五帝 B. 皇权不可僭越
C. 效法商周制度的决心 D. 秦重视商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