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 形成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2、史学家许倬云根据对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516人和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713人所做的统计研究,发现后一个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百分比两倍于前一个时期:春秋时期为26%,战国时期为55%。比例增加说明
A.更多儒家思想家得到重用 B.世卿世禄制度被彻底打破
C.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 D.战国时普遍推行军功爵制
3、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4、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这表明( )
A.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B.“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