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案写到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2.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下列言论与亚里斯多德思想一致的是
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B.志不强者智不达
C.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老子 B.董仲舒 C.李贽 D.梁启超
4.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 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 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岽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