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C.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不包括
A.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B.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C.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D.人民不得擅自与外国互市,外贸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3.中国古代某一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晦,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机构
A.对皇权形成了一定制约 B.能够参与中央决策
C.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D.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
4.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周代制度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