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
【命题展望】
    
        
            | 
                         年份 
            考点 
             | 
            
             2012 
             | 
            
             2013 
             | 
            
             2014 
             |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灿烂的中华文化 
             | 
            
             安徽卷T7、重庆卷T35 
             | 
            
             安徽卷T9、北京卷T34、北京卷T41 
             | 
            
             天津卷T10、山东卷T42 
             |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江苏卷T22、天津卷T14 
             | 
            
             四川卷T6 
             | 
            
               
             |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走进文化生活 
             | 
            
             福建卷T31 
             | 
            
             天津卷T5、江苏卷T24、山东卷T21、重庆卷T8 
             | 
            
             重庆卷T8、天津卷T14 
             |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江苏卷T23 
             | 
            
             安徽卷T8 
             | 
            
             山东卷T30、福建卷T30、江苏卷T21、福建卷T39、四川卷T14 
             |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江苏卷T24、山东卷T31、安徽卷T39、浙江卷T40 
             | 
            
             天津卷T12、福建卷T39 
             | 
            
             山东卷T31、福建卷T28、天津卷T11、广东卷T31、安徽卷T38、江苏卷T34 
             | 
        
    
 
复习时,把握“一条主线”,认识“两对关系”,明确“三项作用”,整合“四项措施”。“一条主线”就是中华文化。“两对关系”是指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文化现状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关系。“三项作用”是指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四项措施”是指弘扬民族精神的措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措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措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从命题形式上看。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年度热点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运用,联系其他考点考主观题;结合国家、地方等精神文明建设举措多以主观题形式综合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文化建设的成功做法为背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个人的文化选择,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整合;结合先进人物事迹,微观正能量、党和国家的新提法以主观题形式联系其他考点考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
【考点精要】
考点一  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 
               
             | 
            
             见证(表现) 
             | 
        
        
            | 
             源远流长 
             | 
            
             汉字 
             |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 
        
        
            | 
             史书典籍 
             |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 
        
        
            | 
             博大精深 
             | 
            
             独特性 
             |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 
        
        
            | 
             区域性 
             |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 
        
        
            | 
             民族性 
             |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 
        
        
            | 
             原因 
             | 
            
             包容性(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 
        
    
 
2.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中华各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的特性。
(2)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的骄傲;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
(3)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不竭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