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以自守也。”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
A.分封制的目的是扩张疆土 B.诸侯国领地不能随意扩张
C.分封制容易导致分裂割据 D.诸侯国实行小农经济
【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许倬云据《汉书·古今人表》统计: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新人”(即非世袭贵族出身的人),分别占当时总人数的32%和60%,如齐相邹忌、秦相范睢、楚令尹吴起等皆属其中。这表明当时( )
A.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察举制冲击了世卿世禄制
C.社会结构日益活化 D.政治权力和经济势力分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是在秦朝,察举制是汉代才出现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势力分离与材料无关,所以予以排除,正确答案选择C,材料的意思是说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世袭制被打破,平民出身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贵族政治
3、有学者写道:“皇权始终依托于当时最有势力的集团或阶层,总是要依靠他们来进行统治,让他们担任宰相和高官;皇帝总是要和当时 最有势力、最有影响的贵族集团或豪 强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