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杨仙逸中学中段考试题
高二文科历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总计50分。
1.有一位史学家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文中的“制度”包括( )
①内外服制度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礼乐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在西周时期,“礼”和“乐”的实质是 ( )
A.精神文明的表现 B.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C.享受生活的手段 D.为人处世的艺术
3.下列关于秦朝中央官职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②丞相负责监察百官
③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
④汉朝沿用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
4.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5.在宋代中央政府中,掌握财政权的是 ( )
A.左丞相 B.右丞相 C.三司使 D.枢密院
6.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7.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是指 ( )
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唐中央政府通过 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8.“时方镇阁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其实质是 ( )
A.防止“陈桥兵变”的再现 B.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