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6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两部分,试卷共8页,共二大题,43小题。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Ⅰ(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案涂在答题卡内)
1.下列各项中,属于封建国家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性质的是
A.商朝末年牧野之战 B.辽宋夏金蒙之间的争战
C.明朝中期戚继光抗倭斗争 D.康熙对蒙古贵族噶尓丹的战争
2.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孔子的“礼” 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宗法制 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金城公主入藏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向唐朝皇帝上表曾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对“和同为一家”理解正确的
①唐朝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②汉藏两族的民族矛盾消失
③巩固了唐蕃间的友好关系 ④充分表达了藏汉两族人民要求友好相处的共同愿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都
A.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创立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C.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D.实行了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
5.“官吏多自清谨,制权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袭细人。”(《贞观政要》),上述主要描述了
A.《唐律》颁布实施的效果 B.贞观之治”的升平景象
C.均田制和租庸调法推行的影响 D.科举制的实施扩大了统治
6.唐太宗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独爱之如一”,对这一政策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A.唐朝统治者认识到民族平等 B.李唐皇族有少数民族血统
C.有利于维护唐朝的统治稳定 D.各民族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7.下列与康熙帝有关的史实及其评价,搭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