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5-14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61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6/28 8:56:2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真题再现]
1. [2014·广东高考]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
A. 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放弃一边倒政策
D. 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分别是指新中国如何处理旧的国民政府与各国的外交关系、新中国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新中国与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外交关系的外交政策,均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无关,故ACD三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在1953年处理与印度领土分歧的时候提出的,后成为我国处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外交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之后的中缅关系、万隆会议上均有明显体现,故B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B
2. [2014·四川高考]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
A. 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 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都体现了这一基本精神,B项正确;20世纪50年代仍处于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不可能消除,A项错误;不结盟政策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C项错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D项错误。故选B项。
答案:B
3. [2014·江苏高考]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
A.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 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 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