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5年广东模拟试题汇编:古代中国的经济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77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6/28 9:22:2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8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2015·广东广州一模·12)右图为山东出土的东汉耕耱画像石(局部),前为一农夫驱一牛一马耕地,后为一农夫驱一牛耱地(粉碎、平整已耕翻的土地)。这反映出当时(  )
A.传统耕犁构造定型                                      B.耕作技术日趋完善
C.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D.铁犁牛耕推广到南方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解析】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与题干东汉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前为一农夫驱一牛一马耕地,后为一农夫驱一牛耱地”可知东汉时期耕作技术日趋完善,故B项正确;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东汉”时间信息不符,且材料也没有涉及土地私有制问题,故C项错误;由材料“山东出土”可知是中国北方地区的耕作技术,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5·广东韶关一模·12)有学者认为,“China”来源于“Cina”(支那),“支那”一词语音,出自荆楚,其人文含义凸显了水田稻作农业。该观点强调“China”得名于(  )
A.经济生活形态                                          B.秦帝国的建立
C.制瓷业的发展                                           D.经济重心南移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解析】学者认为,“支那”出自荆楚,即长江中游湖北一带,凸显了水田稻作农业,强调了农耕经济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秦灭了六国之后,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与题目无关,故B项错误;制瓷业是另外一种对“China”的解释,强调的是手工业而非农业,故C项错误;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发生于魏晋、安史之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