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①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
“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
识,能够判断 (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考点:分封制。本题考查分封制下分封的对象:子弟、功臣、先代贵族,根据同姓不婚的原则,受封子弟诸侯国是不能通婚的,晋、燕两国就是这种情况。故排除②。
② 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
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
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
A.周 B.秦 C.汉 D.唐
【答案】B
考点:秦的统一、郡县制。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文字通读,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补充,由此形成完整的石碑文字。从材料中的“并四海、为郡县、灭陈\天下合一”等信息可以判断题干中要求填的缺失的文字是秦。ACD三朝与题干反映的信息不符。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