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记载表明( )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 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
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 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
【答案】B
考点:分封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解读材料,材料讲述的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B、D三项都有所体现。材料无法体现C项所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政治上实行以宗法制为纽带的分封制。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所以,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AD说法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AD。
2.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欲拜故秦骑士李必、骆甲为骑将时,两人以“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相拒。有学者据此推论,秦朝的统一形态是不完善、不完备、不彻底的。该推论的研究视角是( )
A.军事制度 B.法律制度
C.政治制度 D.文化心理
【答案】D
考点:楚汉战争;汉初政治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两人以“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相拒”及相关史实:刘邦参与过反秦的战争,即秦的建立不是“顺其自然”,不是“合理合法”的,二人不太认可刘邦的这个政权。这在那二人心里,这或许就是一大心结,同时,也怕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拒绝。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