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初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A、巩固奴隶制的国家政权 B、削弱贵族和功臣的权力
C、排斥异性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2.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B. 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3.据史籍记载,帝乙的长子微子启生在“微”,封为子爵,名启;因启的母亲身微,非正妻,因此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袭帝位。帝乙的小儿子辛(纣王),因其母是正宫,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帝位。这说明
A.殷商后期实行兄终弟及制 B.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C.殷商实行“传长不传贤” D.殷商时期宗法与分封互为表里
4.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海内,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赤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实行郡国并行制 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广行省制度
5.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可知,“中朝” ( )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