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学科辅导 >  阅读文章
2013年重庆市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
阅读: 775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3/4/7 11:12:36
分享到:
一、变化
(一)考核目标和要求的变化
往年对学生的四种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提出要求,今年将能力要求整合为三个方面——信息处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主要变化在于将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整合为信息处理能力,更加突出对学生收集信息、整合信息、运用信息以及对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的变化
1.突出强调了“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l    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l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l    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l    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l    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2.删除了化学计算,将往年关于计算的要求分散于各板块和各章节之中。

1.掌握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的计算。
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化学用语与常用计量
 
 
有机化学基础
 
2.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3.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化学用语与常用计量
 
4.掌握有关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溶液
5.掌握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化学用语与常用计量
 
化学反应与能量
6.掌握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电解质溶液
7.掌握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
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化学反应与能量
8.以上各类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3.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整合
(1)物质结构部分
①物质结构部分整体变化不大,在复习中(特别是二轮)应突出知识点的整合和知识网络系统的构建。
②总体仍然包括物质结构的四个部分: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晶体结构。从各部分内容来看,原子结构部分变化不大,仅增加核素的概念;
分子结构部分增加了了解简单分子如CH4、H2O、NH3等的空间结构;
化学键部分突出运用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解释和对氢键的要求
l         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l         能用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l         理解金属间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l         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l         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③晶体结构部分与往年变化不大,值得提醒的是选修3中增加的晶胞、分子的密堆积、金属原子的堆积模型、晶格能等均没有列入要求掌握的范畴,所以我认为晶体部分需要掌握的与往年的基本没有变化,包括五个方面:
l         四种典型晶体的比较(组成微粒及微粒间相互作用、物理性质)
l         晶体类型的判断
l         晶体熔沸点高低比较
l         典型晶体的结构(NaCl、CsCl、干冰、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
l         晶体化学式的计算与晶体密度的计算
(2)化学反应与能量
①删除:
l         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l         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l         了解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
l         初步了解新能源的开发。
l         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
②增加:
l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l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l         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l         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③调整:
l         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理解→了解
l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理解→了解
l         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掌握→了解
l         “初步了解化学电源”变为“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l         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了解→理解
(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①删除:
l         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l         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含义。
l         理解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之间的联系
②增加:
l         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l         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l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③调整:将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化学与技术中体现)
(4)电解质溶液
①删除:
l         非电解质
②增加:
l         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l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
l         盐类水解的原理:理解→了解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
l         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
l         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③调整:
l         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变为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l         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变为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5)其他
①删除:
l         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l         掌握电子式
l         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
l         初步了解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
②增加:
l         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③调整:
l         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掌握→了解
4.有机化学的整合
新的考试大纲与全国新课程考试大纲比较基本一样,将有机化学部分分解在必考内容I和必考内容II两部分,分别属于必修和选修模块的要求,基本上必修部分的内容在选修部分均由呈现。只是将全国大纲中的“糖类、氨基酸、蛋白质”部分删去,也就是说,此部分的内容仅停留在必修模块的难度,只是要求“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与往年的考纲相比,不少地方的要求均由明显的变化,希望予以关注:
l         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l         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l         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l         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l         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l         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5.元素化合物
新的考纲对元素化合物的要求表观看起来相对简单,只有5条了解、1条综合应用。主要涉及十一种元素(Na、Al、Fe、Cu、H、C、N、O、Si、S、Cl),少了Mg、P。不过结合以往的重庆试题来看,元素化合物主要是两大反应和实验的素材和载体,现在还涉及到与化学与技术的结合,所以复习中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值得提醒的是,K2Cr2O7在选修四和五中均由重要应用,也应对Cr元素略有介绍,如CrO42和Cr2O72的相互转化,+6价Cr的强氧化性等。
6.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部分与以往变化不多,主要体现在:
(1)增加了两条: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2)对实验设计与评价部分要求更加明确:
往年考纲只有一条: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和评价实验方案。
现在:
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二、对二轮复习的思考
1、回归本源:教材、考纲、考题(月考题、近几年高考题)

 
 
2011年北京卷
2012年北京卷
2011年天津卷
2012年天津
选择题
1
化学与生活
元素化合物
化学与生活
元素化合物
2
基础有机
两大反应
物质结构
元素化合物
3
原电池
基础实验
离子检验
物质结构
4
两大反应
物质结构
电解质溶液
基础实验
5
热化学
元素化合物实验
电解质溶液综合
电解质溶液
6
元素化合物
基础有机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
7
化学平衡
电化学
 
 
非选择题
1
物质结构
化学原理综合
无机框图推断
元素推断综合
2
电化学与化工流程
化学原理综合
有机推断
有机推断
3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
制备与分离提纯
化工流程
4
有机推断
有机推断
化学原理综合
化学原理综合

 

 
 
2010年重庆卷
2011年重庆卷
2012年重庆卷
2013年重庆一诊
选择题
1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生活
化工生产
化学与生活
2
基础实验
元素化合物
元素化合物
元素化合物
3
元素化合物
电解质溶液
基础实验
阿伏加德罗常数
4
鉴别实验
基础实验
有机化学
元素化合物
5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
两大反应
6
有机化学
鉴别实验
元素化合物
电解质溶液
7
热化学
有机化学
热化学
电化学(计算)
8
电解质溶液
热化学
化学平衡
 
非选择题
1
结构与元素综合
结构与元素综合
结构与元素综合
元素化合物综合
2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
定量实验
物质结构与实验
3
有机推断与合成
有机推断与合成
有机推断与合成
化工流程题
4
化学原理综合
化学原理综合
化学原理综合
化学原理综合

 
2.强化提升
¥      强化知识系统:知识网络化、条目化
例如:有机化学的网络
¥      三条主线:
      官能团线、反应类型线、转化线
p      有机推断与合成
      有机推断中的信息给予、解析与运用
      逆合成分析,官能团的引入、转化与消除
¥      零星知识的重组:
      有机物的常见物理性质
      有机反应的常用条件
¥      促进四大融合
¥      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融合两大反应、物质结构、化工生产
¥      化学原理的融合(化学平衡、电化学、电解质溶液)
¥      有机化学的融合(分子式确定、光谱结果、同分异构体、基于信息的推断、合成)
¥      化学实验的融合(定性与定量、制备与分离、实验探究与评价、化工生产)
 
¥      提升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来源: 网络 编辑: rongerkl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