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高考研究 >  阅读文章
历史:务本 求能 联热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复习策略
阅读: 2450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09/4/16 11:50:30
分享到:
09年高考是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正式启动以来的第三届高考,也是湖南省新高考前最一后届高考。在这一背景下的高考,新课标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必然反映在高考试题中,近年高考卷已明显体现出来了。本人搜集一些相关资料,掺杂个人体会,在此跟各位同仁分享。
一、课程改革专家追求的新课程高考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其基本功能有两个,一是有利于推动中学教学的改革,二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尽管高中的课程改革已经启动,但高考的功能并没有任何改变,改变的只是学科试题的命制思路和方法。与高考的功能相对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试题也要符合两方面的目标,一是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促进中学教学的改革;二是有合理的区分度,为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
因此,理想状态中的历史科新高考,必然要充分体现历史新课程的三大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考查内容上,强调的是历史课程知识而不是历史教材知识。
新的课程观认为,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尤其在我们这个信息化的社会,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应该局限于教材;此外,与教材知识的学习相比,学生更重要的任务是掌握自主发现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这种理念运用到命题上,就会出现两个现象,一是考核的内容与教材的内容不一定有直接的联系,二是考核的目标更侧重于思维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历史知识的识记。
例如2006年广东卷的“周人饮食生活”题,最典型地体现了课程观在命题中的作用。该题考查西周的饮食制度。关于这个内容,考纲是没有涉及的。但是,该题目图文并茂,古文材料简短精炼,通俗易懂,并没有太大的阅读障碍,能吸引考生的极大性兴趣,考查的效果也好,因此很受追捧。
2.在考查思路上,力求与新课程的教学思路接轨,强调对历史学习能力、方法和过程的考查。
90年代中期,国家考试中心提出了历史学科的十项能力标准,成为了我国历史教学中学科能力研究的标志性成就。课程改革进一步提出了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作为新时期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这对今后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成了高考命立意的核心。
大家公认最能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的题型就是材料题。近年来,该题型的命题思路是——题目的答案只能从材料中寻找;材料有可能与教材的内容相关,但教材的内容只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而并不能帮助学生组织答案。新课程高考的必然发展趋势就是不断挖掘材料题的功能,使之与历史课程的“能力”、“过程”、“方法”等目标相对应。
3.在考查目标上,突出历史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培养中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历史教育具有强大的思想教育功能,这是千百年来人们所拥有的共识。课程改革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这是历史学科思想教育功能的新看法。因此,一份理想的高考历史试卷,应该是能够彰显理性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
新课标和新课程强调历史内容与现实社会的联系,那么高考命题关注热点,不仅无可厚非,而且能历史学科的实用价值。近年命题者采取了把热点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融合到试题中去。例如,广东2008年农民家庭收支题、北京08年太平天国抗灾题、宁夏卷打击宗族势力题等。追求的不是历史与现实的牵强联系,而是要从历史中寻找经验和智慧。这不但符合能力考核的目标要求,也更能反映出命题者的观点立场,从而使试题有较高的思想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历史学本质上是一门思想的学问,因此,一份理想的历史试题也应该具有高度的思想性。新课程鼓励师生们关注现实生活,在社会实践中理解历史,在历史学习中认识社会,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完善自己的精神境界。高考的历史试题也必须与此相呼应,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推动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12
来源: 网络 编辑: yuxiuyi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